五金资讯

家具五金 > 五金资讯 >

泸定桥13根铁链一万多个铁环40吨,在三百年多前是如何建造的?泸定桥有多少个铁环

发布时间:2023-10-02 10:09来源:本站点击:标签: 多个 一万 铁链 铁环 泸定 13根 40吨

  

泸定桥13根铁链一万多个铁环40吨,在三百年多前是如何建造的?泸定桥有多少个铁环

  

泸定桥13根铁链一万多个铁环40吨,在三百年多前是如何建造的?泸定桥有多少个铁环

  

泸定桥13根铁链一万多个铁环40吨,在三百年多前是如何建造的?泸定桥有多少个铁环

  

泸定桥13根铁链一万多个铁环40吨,在三百年多前是如何建造的?泸定桥有多少个铁环

  泸定桥又被人叫做大渡桥、铁索桥,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,建成于康熙年间的1706年。康熙当年有感于川藏地区交通不便,为了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,特意颁下谕旨修建了泸定桥。

  泸定桥全长103米,桥宽3米,整座桥由9根铁索为底,两边各2根铁索作扶手,总计13根铁索组成。这13根铁索一共使用了12162个铁环连接而成,总重量达到了四十多吨,平均每个铁环的重量超过6.7市斤。如此重的铁索,在那个工程器械并不发达的年代,工匠们是如何将铁索拉过大渡河,将两岸连接起来的呢?

  当时建造的工匠们本来也为这个问题烦恼,但是后来有人提出一个方案,说先在两边建造桥墩,桥墩内设置转盘,然后拉一根粗壮的绳子先连接两边,在绳子上套上一定数量的竹筒。接着把铁索一节节地穿过竹筒,然后对面转动转盘,慢慢地将绳子拉过去,铁索自然也就跟着过去了。铁索到达对岸之后,再将铁索固定在转盘上,转动转盘,调整铁索的弧度即可。

  工匠们照着那个人说的做,果然成功了。泸定桥建成之后,康熙皇帝还特意为它题了名,刻在石碑上,立于泸定桥旁边。

  据说,由于这座桥是康熙皇帝亲自下令建造的,所以当时负责督建这座桥的四川提督岳升龙,对这座桥的质量把控很严格,他命令制造每个铁环的工匠都必须将自己的名字刻在铁环上,如果今后哪一个铁环出现了质量问题,就要找哪个工匠问责,轻则处罚,重则处死。所以工匠们自然不敢怠慢,最后保质保量地打造好了每一个铁环。这也是为什么泸定桥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雨,至今依然能够使用的原因之一。

  与泸定桥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有很多。

  太平天国时期,石达开曾今在大渡河率领三万将士与清军在此交战一个多月,最终石达开没能赶到泸定桥就被清军围困,导致全军覆没。

  1935年5月29日,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途经大渡河,面对的前后追堵,毛主席下令强渡大渡河。这个时候,22位英勇的士兵自愿组成突击队,成为飞夺泸定桥的排头兵。后来,红军成功渡过大渡河,而那22位英雄大多数都葬身在了大渡河。由于当时事发紧急,参入突击队的人员名册都没来得及记录下来。时至今日,我们也只能知道他们其中8个人的名字。其余14人我们连他们是谁,来自哪里都不知道。8个英雄的名字分别是:

  泸定桥除了保留了我国古代精湛的制造技艺之外,也记载了我国革命的发展历史,它不仅仅是一座桥,也是一种不屈服精神的传承!

  泸定桥又名大渡桥,是三百多年前康熙帝亲自命名并建造的,当年为建这座桥可费了老大劲了。

  提到泸定桥,大部分人可能第一印象就是红军在长征时,经历的那场惊心动魄的飞夺泸定桥之战,红军战士用非比寻常的勇气,夺取了泸定桥,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
  而在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之前,这座屹立在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,而当初下令建造它的,正是清朝的康熙皇帝。

  康熙皇帝为什么要在水流湍急的大渡河上建造这样一座桥呢?另外,泸定桥桥身上的13根铁链重达万斤,在没有现代化机械的古代,又是如何建造成功的呢?

  让我们穿越时空,一起回到三百年前,看一看泸定桥的前世今生。

  康熙三十九年(公元1700年),远在四川与藏地接壤的打箭炉厅(今康定)营官昌侧集烈起兵叛乱,他借助控制藏区的和硕特蒙古部固始汗部分势力,意图在当地独霸一方。

  消息传出,康熙帝果断派兵进行围剿,大军在次年正月到达打箭炉厅,历时半年,将该地区的动乱彻底平定,史称“西炉之役”。

  战后,为了防止该地区再次被土司兼并,同时也为了震慑藏区的和硕特蒙古部固始汗,为日后收复藏区做准备,康熙帝决定在此地重设宣慰司,以便稳定、维护当地局势和秩序。

  随着大军的撤去以及行政衙门的入住,该地区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,由于此地与藏区接壤,因此,藏、汉两族人民日常的交流也慢慢频繁起来。

  其中,尤其是贸易交流最为明显,藏族百姓所需要的生活物资,大部分都需要进入四川采购,而汉民们也经常前往藏区购置一些生活用品。

  并且,根据康熙帝的战略部署,对占据藏区的和硕特蒙古部固始汗一直是放心不下,因此,时常就会有数量不一的军队会从这里经过。

  但不管是百姓交流还是军队调派,他们都发现了一个同样的问题,这个问题让地方官十分头疼。

  其实问题很简单,那就是当地连接藏区之间的交通十分不便,若是放在其他地方,也就是修个架座桥的事情,但放在这里,就显得十分麻烦。

  为什么呢?因为此地有一条赫赫有名的大渡河。

  大渡河古称沫水、大渡水,是长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,其发源于青海阿尼玛卿山脉的果洛山南麓,流经金川、丹巴后转入打箭炉厅,在这里,人们习惯称之为“沫水”。

  有道是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,生活在大渡河两岸的人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都是依山傍水而居,虽说景致不错,但若是要出行,比如想到河对岸去,那就相当麻烦了。

  之所以说麻烦,是因为大渡河不仅河面很宽,有百米之多,并且水流十分湍急,如果要是乘船的话,船只很容易会被打翻,一旦如此,连人带船马上就会被冲的无影无踪。

  因此,两岸的百姓也只能趁着风和日丽,水流平静的时候,靠着藤索和木船过河,饶是如此,还是经常会发生意外。

  如今,当地动乱已经被平定,并且还要对藏区用兵,在这里建造一座跨河的桥梁就势在必行,经过当地地方官的层层上报,该请求传到了康熙帝的面前,康熙帝对建桥也是深以为然,大笔一挥,就同意了在大渡河上建造一座大桥。

  既然皇帝都批准了,那就开始建造吧,在康熙四十四年(公元1706年),随着康熙帝的旨意送达当地,一场轰轰烈烈的建桥工程就这样开始了。

  不过,在建桥刚开始,负责的官员就遇到了几个大问题,这几个问题一日不解决,大桥就一日建不成。为此,他们是抓耳挠腮,恨不得把自己的头发揪光。

  他们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呢?

  我们都知道,在古代建造桥梁的话,一般都会遵循因地制宜这个原则,借助所要建造桥梁两岸的地势来进行建造,而桥梁无外乎几种,要么是坚固耐用的梁桥,要么是造型别致的拱桥,再或者就是那种比较简单的索桥。

  但如今要在大渡河上建造桥梁,就颇为不易。

  为什么呢?首先,大渡河河宽超过百米,并且,水流不仅湍急,同时几乎是很不可测,这就让因地制宜这个原则不太容易实现。

  要是建造一座梁桥的话,单是如何连接,就是一个大问题。

  当时负责建桥的是四川巡抚富察.贝和诺,他深知建造该桥的重要性,因此,广为召集周边工匠和相关专业人才,经过几个月的商讨,最终决定,在大渡河上建造一座铁索桥。

  之所以选择铁索桥,是因为这是在当时最实际,也最可行的方案,铁索桥要比梁桥、拱桥等要坚固耐用的多,最适合宽阔的大渡河河面。

  既然方案定下来了,那下一步就是研讨如何建造的问题了,而经过讨论,共总结出三个技术问题。

  其一,既然是铁索桥,那就是需要制造出大量的铁环,经过测算,桥梁若是要满足日常过河以及兵力调遣,同时还要保持稳固,那么就需要大约万余个铁环。

  这万余铁环,分别组成了13根铁链,也就是说,每根铁链上,约有铁环900多个,而这13根铁链,分为左侧两根和右侧两根,用以作扶手,剩余九根,则作为桥面。

  方案是设计出来了,但第一个问题,就是去哪里弄这么多铁环呢?

  要知道,制造铁环就需要生铁,尤其是这么多铁环,那就需要大量的生铁,但当地并不产铁,包括打箭炉厅附近同样如此,甚至当地连铁匠都没几个。

  没有生铁,也没有铁匠,这就是当时建桥时遇到的第一个技术难题。

  最后,还是一个地方官想到了解决办法,他提出,离此地约有数百里的荥经县(今四川雅安境内)产铁,并且资源丰富,在那里进行冶炼成铁环再运往这里,不就解决问题了吗?

  而当时为了保证铁环的质量,防止以次充好,当地官员们还要求每一个铁环上,必须刻有冶炼工匠的名字,如果在检验的过程中,发现某个铁环有质量问题,直接就拿这个工匠问罪,一旦问题严重,当即杀头。

  这样一来,每一个铁环,都是真材实料,没有人敢在这上面偷工减料。

  第一个问题是解决了,但很快,第二个问题就迎面而来。

  铁环在运过来后,工匠们将它们穿成铁链才发现,如何才能把铁链运到对岸呢?毕竟每根铁链份量极重,想想看,九百多个铁环组合在一起,那可是以吨为单位的。

  期间,工匠们曾尝试过乘坐羊皮筏子,带着铁链的一头前往对岸,但由于水流太急,尝试几次都没成功,几个工匠连同铁链还被大水冲走。

  最后,还是劳动人民的智慧解决了问题,有人提出,利用“索渡原理”来运送铁链,大意就是,在河岸两头先系上粗毛竹,然后在竹索上穿上十余根短竹筒,同时把铁链系在竹筒上,之后拉动对岸的绳索,这样就能把铁链传到对岸去。

  这其实和往常当地的人们用藤索过河差不多,只不过这次传的不是人,而是铁链,所以说,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。

  利用这个方法,工匠们成功的把十几根铁链送到了对岸,解决了铁链无法传送的问题。

  而在当地,时至今日还流传着一个传说,说当年为了把铁链送到对岸,有一个力大无穷的青年站了出来,他将铁索绑在腰间,凭一己之力驾着小舟,硬是把十几根铁索一一送了过去,最终在送完之后,当场力竭身亡。

  虽然这是一个传说,但也说明了那个时候的人们对于建桥是一种十分欢迎的心情。

  而在铁链送到对岸之后,第三个技术问题也就同时出现了,这个问题就是如何把13根沉重的铁链固定在指定位置。

  要知道,由于需要把大桥建造的坚固耐用,因此每个铁环都用料极足,而每根铁链的九百多个铁环算下来,可是一个很大的重量,而铁链一共有十三根。

  因此,固定它们也是很大的问题,丝毫不比之前运送它们难度小,如果不固定好的话,那很有可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,铁链承受不住。滑入水中,到时候整座桥就毁了。

  思来想去,最后工匠们决定,把两头的桥梁建造成碉堡样式,想方设法地牵制住铁链的重量,这样才能保证铁链的牢固。

  具体做法就是,在桥两岸分别建造一个巨大的桥头,根据地势,左岸桥头高约14米,右岸高约5米,先挖深井,在深井底部铺上横向的卧龙桩,并在卧龙桩上压以纵向的地龙桩,两种龙桩皆有生铁浇筑而成。

  根据部分资料记载,当时为了浇铸龙桩,光是生铁就用了四万多斤,约合20吨上下。

  如此舍得用料,自然浇铸出来的龙桩是极为结实,龙桩浇铸完毕后,把铁链进行连接,再在上面以砖混压实,最后建成了桥头。

  在铁链连接固定完毕后,工匠们又底部的九根铁索上,用木板铺成桥面,两侧的扶手铁链之间,用小铁环连接,防止来回摆动,一切完毕后,连接两岸的铁索桥就完工了。

  大桥完工后,一直对此关注的康熙帝十分高兴,亲自为这座大桥起了名字,他取“泸水”(实则沫水,康熙误以为泸水)和“平定”(指平定昌侧集烈叛乱)之意,将大桥命名为“泸定桥”。

  并且,康熙还御笔亲题的“泸定桥”三个大字,还写下横批“一统山河”,由当地官员将字体立御碑于桥头,而附近的泸定县,其名也是因此而来。

  泸定桥建成后,随着岁月的变迁,这座桥也见证和经历了很多故事,可以说,它是承载着历史的一座桥。

  清同治二年(公元1863年),太平天国首领石达开率军渡过金沙江,突破清军的长江防线,一路向大渡河扑去,意图渡过大渡河。

  但就在石达开准备过河的前夜,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雨,致使大渡河水流暴涨,而在其奔向泸定桥准备强渡时,又遭遇清军堵截,最终未能成功,石达开也在此兵败被捕,不久后被杀。

  除此之外,发生在泸定桥上最著名的,莫过于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了。

  1935年,中央红军为摆脱国军追击,下达了夺取泸定桥的指令,为完成任务,在当年5月29日,红军战士急行军240里,按照计划到达了泸定桥西岸。

  之后,红军战士更是在敌军的严密部署下,冒着枪林弹雨,以非凡的勇气夺下了桥头碉堡,让后续部队成功地渡过了大渡河,打开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通道。

  曾经,泸定桥下“五岭逶迤腾细浪,乌蒙磅礴走泥丸”,而今,则是“更喜岷山千里雪,三军过后尽开颜”的美好景象,不仅风景如画,更承载着革命历史。

  小结:

  泸定桥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,在当年没有任何先进设备的情况下,工匠们利用“索渡原理”,把万余个重达40吨左右的铁环传到了百米宽的河对面,并利用他们掌握的建筑知识,以横向和纵向的龙桩为基础,将铁链牢牢地固定住,这才建成了泸定桥,时至今日,这座桥虽说经历了三百多年,但依然服务着两岸民众的出行,不得不为古人的技术感到由衷的赞叹。

  在四川的大渡河上,存在着这么一座闻名全国的桥,这座桥非常特殊,主体是由13根铁索构建而成,铁索中的铁环重达40多吨、全桥长达100多米。

  在那时而湍急时而平缓的大渡河上,这座桥坚守了200多年的时间,在这200多年的时间中,它一直横亘在大渡河的河流两岸,默默地为河流两岸的川区、藏区人民提供了许多的出行便利。

  这座桥就是改变了我们现如今历史的泸定桥。

  在泸定桥出现之前,人们只能依靠小小的木船往来于大渡河两岸之间。

  如果是平时河流平缓的时候还好,人们出行没有什么问题 ,但是如果河水暴涨的话,那么是没有什么人敢乘坐那些小木船往来于湍急的大渡河两岸的。

  在这个时候,要是河流两岸有人想要运送什么保质期不长的货物,那么他们绝对会蒙受巨大的损失,毕竟等到水流平缓的时候,他们的货物早就已经变质得不成样子了。

  在清朝康熙年间的时候,为了解决这大渡河两岸的交通问题,泸定桥就出现在了历史之中。

  当时在经过康熙皇帝的同意之后,四川当地的官府着手筹备起了造桥事宜。

  按照那个时候的造桥技术,人们是根本不可能在如此宽广的大渡河间造一座砖石桥的,于是为了顺利完成造桥任务,充满着智慧的古人们就想出了用铁索造桥的方法。

  想法产生出来后,下一步就是造桥工程的开启。

  为了造这座桥,官府调集了40多吨的铁料以及众多匠人来到河流一侧,就地铸造起了制作铁锁的铁环。

  那时候,因为造桥事关重大、容不得出半点错误,所以在匠人们铸造每一枚铁环的时候,他们都必须在铁环上留下自己的标记,这样如果将来哪一天出了什么差错,也能找得到人负责。

  在铁索制造完成之后,造桥工程又进入了下一步。

  在这下一步里,人们需要把位于河流一端的铁索拉到另一端,以此连接河流两端。

  但是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,如果用船只运输的话,因为这些铁索太过于沉重,那时候的小木船是根本没有足够的动力把这些铁索拉到河流对岸的。

  因此为了解决问题,古人们再度发挥了自己的智慧。

  接下来,他们想到了一个方法。

  在这个方法中,他们需要先准备一些粗大的绳索,将这些绳索的一端固定在河流的一端,绳索的另一端放在船上用船给运输到河流的另一端,打算先用绳索连接好河流两岸,再用这些绳索把沉重的铁索拉到河流的另一端。

  为了能在拉铁索的时候固定好铁索,他们又找来了一些非常粗壮的竹子掏空制作成竹筒,用这些竹筒穿在绳索上,然后再用铁索固定在绳索和竹筒之间。

  在做好这些准备之后,对面的人就可以用轮盘拉动另一端的绳索把铁索拉到对岸了。

  在不了解实情的情况下,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过大渡河只能走泸定桥,但实际上并不是,如果无法通过泸定桥的话,那么是可以选择从一些合适的渡场坐船抵达河流对岸的。

  在清朝中后期的时候,太平天国的将领石达开就是打算乘坐船只带领军队渡过大渡河的。

  原本,走泸定桥比较保险、省力一些,但是由于当时他们的军队和泸定桥之间还隔着一条河流,所以他们放弃了泸定桥路线,直接就在大渡河旁制造起了木船。

  只不过在他们建造好船只之后,大渡河恰巧河水暴涨、阻断了他们的去路,因此他们才经历到了被清军围剿的下场。

  我军的情况和石达开的情况有所不同,在我军度过大渡河的时候,他们和泸定桥之间并没有河流的阻隔,直接就能前往泸定桥方向。

  300年前,既没有大型延伸机械,也没有紧固机械,更没有重力转换拉力机械等大型工程设备,想要架设这么一座铁链泸定桥,绝对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。

  虽然,13根铁链的总重是21吨,并非40吨,而40吨应指全桥铁件重。但是,每根铁链也有1.5吨,想要将其从一边跨过100多米湍急的河流,并拉伸到对岸,这在当时的条件下绝对很不简单。同时,还有铸索(环)、紧索、固定、筑基、修复等过程,难度应该更大。

  那么,当时的人们又是怎么做到这些的,又是如何保证工程质量的,为什么不建拱桥或木桥而要建铁链桥呢?

  铸铁索(环)时,先备好模箱,一环铸好后,立刻埋于沙泥模中,并用模棍连通。接着,取出火中刚刚铸造的开槽环,通过模棍套入前一环中。然后,用模棍挤压开槽环,并使开槽合拢。这时,还是高温的铸环便会在空气中慢慢冷却,最终实现无缝对接,一环扣一环。

  因此,在所铸的13根铁索链上的12164个铁环,几乎没有出现过太大问题。其中,每根铁索链长101.67米,重约1.5吨。

  铁索链在数百里外的泸定县铸好后,通过本环槽圆轮架装上船,然后运到泸定桥的施工地点,并准备引索过河。

  最先,多数人的想法就是用小船载着铁链由东岸运到西岸。结果,由于链重水急,船刚划到大渡河中央便被掀翻。如此载运三次均未成功,而且损失三条铁链,只好放弃。

  至于大船,修建泸定桥的河流段应不具备行驶条件。否则,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了。

  后来,红军之所以选择“飞夺泸定桥”,而不是用船过河。一是用小船渡河时间不允许;二是水流湍急,小船很容易翻,风险更大。同时,石达开过不了大渡河的主要原因也是河水湍急。

  这时,据说在工程组的会议上,有人提议在弓箭的箭尾绑上一根很长的细线射到对岸,再用细线将两根粗绳牵引过去,然后再用粗绳将铁链牵引过去。

  结果,由于铁链太重,跨距较远,根本拉不到对岸。这时,又有人提议将两根粗绳固定在东西两岸,并在两根粗绳中间绑上数根套着竹筒的较粗横木。然后,将铁链架在横木上,再用粗绳牵引。从而,通过竹筒的滚动,就很容易将铁链拉到对面,并且也为固定和“紧索”提供了方便。

  在牵引13根铁链过河前,便有9根铁链已被提前固定在建好的桥头桥台落井中的链底基座上(地龙桩),另外4根扶手铁链则被固定在牵拉基座上(卧龙桩)。

  然后,将13根铁链分别先后放入装好的绞盘卡槽内,通过七、八十名劳工推动绞盘上的横木,从而借助绞盘转动的力量将铁链拉直,并进行固定。其动力原理同古代起放城门吊桥所用的绞盘基本是一个道理。

  据估算,东岸桥台自重约2300吨,而13根铁链作用在桥台的总拉力约为210吨。所以,将13根铁链通过绞盘固定在桥台落井中的地龙桩上,绝对可以安全承载铁链桥的正常通行拉力。

  据史料记载,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十月,泸定桥的9根铁链忽然断裂,并造成数十人溺水身亡。次年春,再次铸索,并换上了新铁链。之后,朝廷规定三年一大修,一年一小修。

  据《泸定县志》记载,泸定桥所用的铁,产自数百里外的泸定县荣经铁矿。当时,铁匠门夜以继日,历时达1年之久,才铸好泸定桥所需的40多吨铁件。

  建桥所需的工人,主要由当地的冷碛、沈村两大土司组织。

  建桥起初,原本想建成木桥或石拱桥。结果,相关专家讨论后认为,石拱桥一旦发生地震,很容易断裂,而木桥则很容易被大渡河的水流冲毁。因此,才决定铁索建桥。

  后来有人惊奇地发现,300多年来,泸定桥上的铁索依旧光亮如新,很是不解。因为,一般情况下,长期放置的铁器都会生锈。

  对此,据当地人说,泸定县地区属于干热河谷,空气干燥,风力强劲。从而,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空气中水分子对铁索的锈蚀,就算家中长期放置的镰刀也很少生锈。

  图片来源网络

  自清康熙四十四年(1705)开始,四川巡抚能泰开始筹划修建泸定桥,经过一年多的努力,终究在大渡河上架起了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铁索桥。这便是大家所熟知的泸定桥。

  即便我们未曾亲自前往,但通过书本和相关资料也可以清楚的认识到,在没有重型机械配合作业的清朝前期,要建成这样一座大型桥梁,可谓充满了难度。正如《小方壶斋舆地丛钞》所记载的:

  按此说,最初动工修建时,曾先将铁索一端固定好,然后用小船拉着铁索渡江。然而,由于铁索太重,船还未到对岸便背压翻了。那么,这些铁索究竟有多重呢?

  我们之所以称泸定桥为“铁索桥”,是因为整个桥梁的主体皆为铁索架成。泸定桥桥身共有十三根铁索,其中九根作底链,其余四根均分两边作扶手用。据测量,整座桥的东西跨度达100米,铁链由28毫米粗的铁条手工锻打成铁扣联结而成。为了牢固起见,每个铁环扣宽9厘米,长17—21厘米不等,十三根铁索共有12164个铁环,重约21吨,而加上桥梁其他地方所用铁质构件,其总计约40吨。

  如此大的工程量,要在三百多年前完成,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。泸定桥的修建向我们证明了一个坚实的道理: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!

  至于修桥的方法,学者也是多参照《小方壶斋舆地丛钞》中的记载:

  按照这一说法,在尝试用船运送铁索失败后,有一个番僧传授了一个方法,那就是先在两段固定巨绳,然后利用穿挂在绳子上的短竹筒来拽铁索。后经调查发现,解放前曾有工匠参与过加修泸定桥的老工匠,《小方壶斋舆地丛钞》说法大体是可信的,只是在具体操作上有些差异。

  按照老铁匠的介绍,铁索太粗,穿入竹筒不太现实,在后来翻修泸定桥时,多是在竹筒外套上竹篾编成的索套,然后将铁索系在索套上。这种做法虽然不是将铁索传入索套里,但原理是一样的。

  横架铁索的难题解决后,便是如何固定了。在泸定桥的两侧,各有一处桥头台,是用石条垒砌而成的,远远看去像是一座碉堡,为的就是起到固定铁索的效果。为了让铁索尽量绷直,在东西两侧的桥头台上,各设有一个“落井”,井内埋有地龙桩和卧龙柱,将铁索牢牢固定。

  另外,考虑到稳固性,桥头台的石块还用榫卯加固,重点部位还用铁水浇筑,以使得桥头台牢靠,以保障铁桥的安全性。如此一来,整座铁索桥便架成了。而为了美观和防止保护落井石内部件不受雨水侵蚀,在桥台上还建有桥头亭。可谓是既美观,又实用了。

  首先,大渡河上第一桥的泸定桥本有个错字,因为康熙起这个名字,正确应该叫“沫定桥”,因大渡河称“沫水”,而康熙以为是“泸水”。定指“平定”(平定准噶尔之乱)之意,所以后来就将错就错叫“泸定桥”。

  泸定桥建造据传是为了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,康熙大帝御批修建此桥,并立御牌。

  该桥始建于1705年,建成于1706年,是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泸定桥长103米,宽3米,全桥共有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中,两边桥栏各有2根铁链,共4根,桥面有9根铁链;

  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铁环相扣构成,总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;采用毛钢(熟铁)制成,解放后由于铁链有断裂,多次修复,1969年,采用了低碳圆钢铁链换掉了过去的毛铁铁链。

  全桥铁件总重40余吨,其中铁链重量21吨,平均每根铁链重1.6吨;1根横向卧龙桩和7根纵向地龙桩累计用铁量20余吨;

  建造体现了老百姓的智慧:

  1.先在陆地上用毛钢制造铁链然后装配成铁索待用。

  2.再将粗竹索系于河两岸,每根竹索上穿上10多个短竹筒后,

  3.将铁索系在竹筒上,从对岸拉动己拴好在竹筒上的绳索完成整个铁链的输送。

  4.铁索跨河后,人们在两岸利用大块条石修建坚固的桥头,然后在两端桥头内挖深井,并且在井底用生铁浇铸横向卧龙桩和纵向地龙桩;

  5.最后所有铁链与地龙桩相连,底面铁链上铺设木板形成桥面,各铁链相互环扣成桥。

  正由于这种牢固的设计,所以泸定桥能历经300年依然风雨不动安如山!

  上学的时候,读到过这么一篇课文,叫《飞夺泸定桥》,在这篇文章里面出现的那些抗战先烈们都很值得人们敬佩,他们身上的那种勇气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去学习。但大家都不知道的是,泸定桥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被建成了,距离现在足足也有300多年的历史。

  泸定桥全桥上,一共设有足足13根铁链以及1万多个的铁环,要是把这些全部都加起来放到一起的话,那么它的总重量就也达到了40吨。

  那时候可不像现在这样,拥有那么多的高科技和高超的建筑学知识,甚至于连现代化的机器一个都没有。可他们却做到了,仅仅只是凭借单纯的人力以及简单的工具就做到了,单凭是这份成就就足以让人惊叹!因为这其中的步骤是难以想象的,你必须要先将铁索给拉过大渡河,再然后将两岸给连接在一起,最后才得以筑成泸定桥,其过程之艰难和繁琐实在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出来。

  在历史上关于泸定桥的事件是这么描述的:据说在康熙年间,康熙皇帝为了能够方便自己和康藏地区的交易来往,于是下令建造了这一泸定桥。当年在没有建桥之前,西藏的商人们想要通过大渡河来到四川进行交易,就必须得依靠竹索和藤所以及用附近的渡口渡来过河。可是大渡河那么大河流还那么湍急,岂是那么容易就能过去的?

  这些商人们一不小心就会被冲走,即便是不被冲走也会落得一身伤,总之在没有泸定桥的情况下想要过大渡河还是非常艰难的。所以,康熙皇帝才要建造这座桥,因为要是每次康藏商人来四川的话都要死人,那么以后谁还敢来做生意?别钱没赚到命先丢了。为了加深四川和康藏地区之间的联系,这次康熙是亲自下令,也因为这个缘故,所以泸定桥还有一个外号叫做皇桥。

  但以一年的时间就造出泸定桥,还是在300多年前,这件事还是有不少人没整明白,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。其实说起来,这件事还是挺好解释的,因为古代人都是很有智慧的,再加上以前的时候建筑师压力很大,一般建不出来东西那都是要杀头的,所以他们才会想方设法的把泸定桥给尽快做好。

  就跟秦始皇当年建长城一样,那时候的工程技术还没有清朝先进呢,最后不还是建造出来了一个万里长城?说到底就是被逼的。

  据说,当初在建造泸定桥的时候还有发生过这么一个故事,那就是当时的建筑工匠们在得知了自己要建一个泸定桥出来的时候,都感到非常的头大,因为他们身为建筑工匠自然是比谁都清楚这个工程的艰难。

  可康熙的话他们又不得不听,根本就拒绝不了,所以他们就只好在那里愁眉不展,纠结无比,思考着他们下一步该怎么做。这时,刚好有一个和尚路过此地,他看见了这么一大群人围在那里,好像遇到了什么难题一样。于是便好心的问他们怎么一回事,那些工人们见到是和尚,于是便很尊敬的告诉了他修建泸定桥的事情。

  和尚想了想,于是提出了一个索渡的方式,这个方式让那些建筑工匠们听了之后,立马就眼前一亮,一年之后就把泸定桥给做好了。那么和尚提出的这个索渡方式是什么呢?说白了,就是把大渡河的两岸对称,然后在建造好的桥墩里面安装上一个类似于转盘的结构,然后从这个结构里面拉出一根绳子,绳子的两边要分别套上的一些竹筒。再转动一下这个结构,铁锁自然而然的就会被拉过去了。

  【文/羽评郡主,欢迎关注】

  泸定桥全长103米,宽3米,13根铁链横贯两岸,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,全桥铁件重40余吨。像这样一个铁索桥并非近现代的产物,它修建于300多年的康熙年间,在当时可没有什么机械,基本全靠人力。那么,300多年前的工匠们到底是如何在大渡河上修建的泸定桥呢?

  泸定桥又称大渡桥、铁索桥,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。据史书记载,泸定桥建于清康熙44年(1705年),康熙皇帝之所以耗费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在这偏远的地方修建这个铁索桥,并非是什么民生建设,而是因为此处是进入西藏的要道,为了方便运兵,平定准噶尔之乱而修建。因此,在修建完成后,康熙皇帝御笔亲书“泸定桥”三个大字,横批为“一统河山”。

  泸定桥的13根铁链,一万多个铁环,重达40多吨,在古代修建这样一个铁索桥简直是难于上青天。在当地相传,在修建铁索桥的时候,用了很多方法,一直都无法将13根铁链牵到对岸。于是乎,有一位自称噶达的藏族大力士,两腋各夹1根铁链乘船渡江安装,但当他运完13根铁链后,他因为劳累过度而不幸死亡。

  据史料记载,上面关于大力士渡江安装铁链的说法只是一个传说而已。历史的真相是300多年前,古代的工匠们在修建铁索桥的时候,的确是遇到了13根铁链牵链渡江的大难题。为此,能工巧匠们召开研讨会,最后采用了索渡的原理,就是以粗竹索系于两岸,每根竹索上穿有10多个短竹筒,再把铁链系在竹筒上,然后从对岸拉动拴好在竹筒上的绳索,如此般巧妙地把竹筒连带铁链拉到了对岸。解决了这个大难题后,工匠们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将这座40多吨的铁索桥给修建完成了,堪称神速。

  这座有300多岁高龄的铁索桥,有太多的故事,它见证了很多历史事件。1935年5月29日,红军长征途经这里,当时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,为了抢渡大渡河。红军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,他们身挂冲锋枪,背插马刀,腰缠十来颗手榴弹,冒着枪林弹雨,爬着光溜溜的索链向东桥头猛扑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,一举消灭桥头守卫,夺取了泸定桥。飞夺泸定桥打开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通道,对于我军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。

 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从修建到现在已经使用了300多年,并且至今服务于当地的百姓,这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代的桥梁质量,不像现在的一些刚修建成的大桥风一吹就倒了,豆腐渣工程,简直就是在开玩笑呀!

  我是萨沙,我来回答。

  自古以来,大渡河的运输都是个问题。

  在清代,大渡河上游的运输工作,主要依赖于安顺场等几个渡口,以及简易的滑索。

  滑索不能运输大量物资,只能用于单个乡民过江,运输随身行李,对于运货是没用的。

  而渡口会受到大渡河不同季节降水泛滥的影响,有时候长达1到2个月无法连续运输,导致大量物资积压、损毁。

  后来石达开今万大军到了这一线,因为江水暴涨,渡船难以使用,最终全军覆没,石达开也被凌迟处死。

  这一点就很好看出渡船运输的不靠谱。

  为了加强对西康地区的管理,以及经济往来,清代康熙皇帝下令在这一线修建一座桥梁,必须不受到天气和季节影响。

  但大渡河存在两个问题,第一是河比较宽,第二是水流比较急。

  在泸定桥一线的大渡河宽度有100多米,不算很夸张,但水流非常湍急,每秒钟5米以上。后来民国工程师认为,在这里别说建桥,就算在水里插一根木头都难。

  在安顺场一线的大渡河水流就缓慢的多,但每秒钟也有1到2米,关键江面宽度高达300多米。

  当时康熙的工匠考察了一通,试图在安顺场建一座石桥,但发现水流比较急,两边和江底的土壤也承受不住桥梁重量,况且宽度也太大,技术要求太高。

  万般无奈下,只能考虑在泸定桥的地方建桥,这里宽度较窄。但这里水流太急,只能建立铁索桥了。

  铁索桥其实分为三步,

  第一步,打造铁链。

  泸定桥的一个重要目的,是运输货物,必须能够承重。

  为此,桥打造了13根铁索,其中9条为底索,另外4条作为扶栏。

  铁索每根长127.45米,重约2.5吨,有碗口粗细,由800到900个扁环扣链而成。

  对于铁索的质量,泸定桥的要求是非常高的。

  因为如果铁索的质量不好,在运输货物期间突然发生断裂,必然会导致有人和货物坠入河中,那就必死无疑,更别说桥可能也会被毁掉。

  当时小城泸定不产贴,康熙命令生产优良生铁的荥经县负责打造。康熙下令,铁索的质量关系到上百公里外,荥经县地方官和工匠的性命。

  将来如果哪根铁索出了问题,就将地方官和工匠斩首,自己死了,就连坐后代。

  所以,这些铁链打造的都很好。

  第二步,将铁索跨越大渡河。

  由于铁索重大2.5吨,如何将它运输到100米外的江岸那头,是个大难题。

  开始考虑用木筏和羊皮筏子运输,但被江水一冲就没了踪影,直接失败。

  最终无奈之下,采用了绞盘远离。

  桥的一段建设了一个大绞盘,用粗绳索绑在铁链上,由一群大汉推动绞盘将铁链运过去。

  不过,这也失败了,因为铁链太重,粗绳索根本承受不了,很快会断裂。

  最终采用了一个妙招:将绳索上固定大量短竹筒,将铁链通过竹筒传过去,这样导致绳索的负重压强大大降低,不会断裂了。

  就这样花费了千辛万苦,才将铁链运输到大渡河两边,可以搭桥。

  第三,如何保证铁索桥的稳定。

  泸定这里天气不佳,经常有,昼夜温差很大。

  加上泸定桥本来设计为运输货物,会赶着负重骡马经过此桥,一定要非常坚固才行。

  解决的方法是双保险,先是修建了坚固的桥台(位于桥梁两端,支承桥梁上部结构并和路堤相衔接的建筑物),高达20米,全部用条石砌筑而成,比碉堡还坚固。

  接着在两端桥头内挖6米的深井,并且在井底用生铁浇铸横向卧龙桩1根,重达1800斤,纵向地龙桩7根, 累计用铁20余吨,再将13根铁链同地龙桩连接。

  通过桥台和桥桩的重力来共同承受桥的拉力,坚固无比。

  由此,泸定桥修建完毕,花费了1年多时间。

  泸定桥修建以后,大大提高了两岸物资的运输量。虽然泸定桥看起来很恐怖,很多人走上去会吓得魂不附体,但不受天气影响,可以稳定保持物资运输。

  但是,泸定桥不是修好了就完了,还会定期进行检修,发现哪里有问题就及时维修。

  所以,清代泸定桥还是比较稳定的。

  有意思的是,1950年,泸定城以北新建了川藏公路钢索悬桥,泸定桥已不再承担交通要道的作用,只是附近的居民还偶尔通过。

  到了1969年,泸定桥由于长期没有维修,在6月进行了一次大修。当时是文革时期,鼓吹一些都要搞新技术,如用低碳圆钢制作铁链,代替原来手工锻打的毛铁,用鼓风机代替传统手拉风箱等。

  夸张的是,这些新技术竟然还不如清代工匠的水平。

  这次大修之后,泸定桥连续3次出现重大事故,分别是1970年、1974年和1975年。

  1970年6月,解放军两个部队拉练经过泸定桥。当时指挥的军官没有常识,指挥部队走正步通过,引起桥梁共振,导致一个铁链断裂。好在其他铁链没收到影响,桥梁只是剧烈晃动,桥面没有倾斜,并没有伤亡。

  在1970年出事以后,在1974年进行维修。

  然而维修时一侧扶手链忽然断裂,并引发连锁反应,造成断链三根,导致桥面倾斜。

  在桥面上的维修工人,多人直接落水,死伤情况不明。

  而1974年出了这么大的事,维修也只花费了1万5000元。

  而仅仅1年后的1975年,某部数十名路过泸定桥,为了缅怀红军壮举,集体上桥参观。突然间,九根底链忽然断裂三根,桥面倾斜四十五度。

  本来这要出大事的,好在这些长期在山区驻守,平时天天翻山越岭,走悬崖小路,平衡性都很好。

  虽事出突然,这些军人迅速自救,纷纷抓住剩下的铁索和木板,结果没有一个人落水。

  

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城西,有着一座历史悠久的铁桥,它是甘孜州的重要门户,是康藏交通的咽喉要道,是四川内地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枢纽,也是川藏地区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。在它落成之日,康熙大帝亲笔题名---泸定桥,并立御碑于桥头,以供后世敬仰。

  自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,经过几年的征战,终于平定了天下。后来吴三桂的三藩之乱,再次动摇了大清国本,幸好康熙帝雄才伟略,利用计谋艰难地打败了起义军。这一次的叛乱后,大清朝廷意识到了满汉两族之间的矛盾,开始有意识地调整国策,致力于化解两族矛盾。为此,康熙帝经常亲自出京巡视,体察民情,了解吏治,调整施政方针。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,此外还有三次东巡、一次西巡,以及数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,使得他对民情很是了解。

  其中有一次,康熙帝巡视到四川省的大渡河边时,望着涛涛江水,心中感慨民众渡河的艰辛。一条河将四川和康藏高原死死地隔离成了两半,使得两岸交流困难,也阻碍了清王朝的统治,容易造成“山高皇帝远”自立为王的局面。人们要想渡河,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木船竹筏进行摆渡,效率慢不说,还很容易出事故,人一旦落入波涛汹涌的大渡河中,生还希望渺茫。这使得致力于国家大一统的康熙,很是担忧。

  为此,在康熙巡视回朝后,他立即找来了工部官员,让他们商讨方案。综合朝臣们的意见后,最终决定在大渡河上修建一座桥梁,以解决川藏两岸的出行、交流问题。于是,康熙降下谕旨:着四川提督岳升龙,集合当地能工巧匠,广征天下意见,在大渡河上择地修建一条沟通两岸的桥梁。同时,朝廷也派出了大量的优秀工匠、官员配合岳升龙。

  俗话说:领导动动嘴,下属跑断腿。何况是皇帝亲自下的谕旨,岳升龙可不敢敷衍了事。于是,他一边下令召集能工巧匠,向天下人征集可行方法;一边安排人寻找河水平缓,河面宽度小,又适合建造桥梁的位置。但是大渡河是一条大河,水深不说,水流还非常的喘急,河面宽度也大,最小都有大几十米宽,且两岸多是悬崖峭壁,这令得众人一筹莫展。

  传统的桥梁建造法,按照当时的条件,是无法在大渡河上建造桥梁地。无论是敞肩式拱桥,还是联拱石桥,或者是浮桥,都因施工难度太大而无法建造。最后一位高明的工匠,在视察完大渡河两岸的条件后,仿照古人先例,提出了一种方法:建造一座铁索桥。只是翻遍史书,也未能找到如此规模的铁索连桥,如何将巨大的铁索连接两岸,成为了施工地关键,解决了这个问题,就能开始建造铁索桥了。

  人们设想了很多办法,比如用船运送,比如寻找大力士搬运等,最后都被推翻了。就在众人一筹莫展时,一位得道高僧前来找岳升龙献策,说是有办法解决铁索过河问题,让他只管筹集铁料,铸造索环,到时自然会帮他把锁链连接两岸。岳升龙相信了高僧,下令开始铸造锁链需要的一切物件。

  经过工匠们精密的计算,在修建铁索桥的位置,跨度达到了100左右,而要想修建一条足够宽敞的桥梁,需要13根粗大的铁链连接组成才可以,9根铁链作底链,4根分两侧作扶手,每根铁链需由862至997个熟铁,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连接而成。13根铁链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,约重21吨左右。

  而且为了能够固定好这些铁链,让其有足够的承重能力,还要在桥的两头寻找固定物。石头、树桩等物肯定是无法承受的。为此,工匠们在两岸分别修建了稳固的石头堡垒,然后挖出数米深的深井,再往里面浇筑铁水,形成定龙桩。这些定龙桩所耗费的铁料重量几乎与铁链相同,使得整座桥共要耗费多达40吨以上的铁料。这在当时那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,是一笔很大的开支,要想筹集这些铁料绝非易事,最后还是岳升龙向康熙帝请旨,让全国配合调集才筹集到了所需铁料。

  由于这条桥是康熙谕旨下令建造的,所受重视程度很高,加上岳升龙也想以此为政绩,为百姓做些实事。所以这条桥的每一个环节都被要求以最严格的标准执行,每一个铁环的制造,都被记录在案,打上工匠的名字,如果在规定的年限内断裂,将会被追究责任。就是在这样严苛的要求下,12000多个铁环被铸造完成,紧接着就是把铁链连接两岸,固定起来,基本就算大功告成了。

  而那位高僧也没有忽悠大家,他先让人找来几根粗大且长达一百多米的缆绳,和两根细小但同样长达一百多米的缆绳。然后分别在两边安装两个绞盘,接着把小的缆绳连接在粗大的缆绳上,派船把小缆绳连接到两岸的绞盘上。通过转动绞盘,把粗大的缆绳拉到对岸,连接固定好,然后在这根大缆绳上套上若干个竹筒,让它充当滑轮使用,再把铁链绑吊在竹筒上,用小缆绳连接铁链的一头,通过拉动缆绳牵引,竹筒在大缆绳滑动,很容易就把铁链送到了对岸,如此往复操作,13根大铁链如数被连接起来。

  最后通过调整铁链之间的间距,再用小铁链将大铁链之间相连接,使其减少晃动,在底面铺上厚重的木板,以细铁链固定木板,一座雄伟的铁索桥就建造完成了。其实说是简单,但以当时的建造水平和条件,泸定桥的修建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,建造难度非常高。

  泸定桥建成以后,有效地沟通了川藏地区,促进了两地的文化经济交流,也巩固了大清王朝对川藏广阔区域的统治,为两岸人民的出行、经商,提供了便利。它距今已经有近300年历史,期间也发生过几次锁链断裂事故,但都被文物单位修复了,至今仍屹立在大渡河上。

  而且他还有着悲壮的故事:太平天国起义时期的著名将领石达开,率领10万人马想乘机北上躲避追杀,但由于在泸定桥上抢渡失败,最终折戬沉沙于此。无独有偶,1935年5月,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,军派重兵把守泸定桥桥头,并把桥上的木板拆毁,欲想让红军赴石达开后尘。但红军战士不怕牺牲,勇猛作战,以22为英雄为先锋,拿着短枪,背着马刀,带着手榴弹,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,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,后续部队抗着木板,顶着枪林弹雨铺桥前进。最终,在红四军团的英勇奋战下,夺下了泸定桥,粉碎了的围追堵截,赢得了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。